【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校举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

2025-11-12

 

为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高标准落实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1111日下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朱小理到会指导,并作题为“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辅导报告。校党委副书记汪洋,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利民,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一喜出席。学校相关部门、附属中学、附属小学负责人以及思政课教师参加。集体备课会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利生主持。 

朱小理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系统讲解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全面梳理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强调了“十五五”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十五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深刻阐释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战略任务、重大举措和根本保证。

在认真听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5门思政课课程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负责人,关于“如何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思考、思路和举措后,朱小理进行了总结点评。他强调,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必然要求,是回应时代、赢得青年的迫切需要,是提升质量、打造金课的关键契机。要聚焦核心要义,进一步精准把握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着力点,力求在“融什么”“怎么融”“融得好”等方面,实现内容体系的精准对接、教学艺术的精准施策和育人合力的精准汇聚。要狠抓落实见效,在教学准备上求精求实,在教学过程上求活求新,在效果评估上求真求效,进一步将备课成果转化为扎实的教学成效。  

集体备课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5门思政课课程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负责人,结合课程要求、教学大纲、学时学段、学生特点等,汇报了如何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及时、精准融入思政课教学,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铸牢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