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文化宣讲团联合教育部和江西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红色青春工作室,走进儒乐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续写新时代奋斗华章”主题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通过细腻的叙事和生动的细节,将宏大主题转化为社区居民听得懂、能共鸣的“家常话”,推动红色基因在基层深植。

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子轩以“解码两弹一星精神密码—赓续精神血脉—践行精神力量”为主线,选取了一系列真实感人的历史片段。她从钱学森冲破重重阻碍归国、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等事迹入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热爱祖国、无私 奉献”的精神内核。

在宣讲过程中,具体的场景还原,让历史变得可感可知。当讲述到罗布泊科研工作者用算盘反复计算核验核爆数据,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裹着被子彻夜攻关时,现场居民全神贯注,深受触动。“这些细节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当年科研人员的不容易。”一位社区居民表示,“‘两弹一星’精神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体现在每个人的日常奋斗中。”当讲到全国26个部委、1000多家单位协同研制的壮阔历程时,“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力量引发全场共鸣,台下居民频频颔首。宣讲通过小切口展现大主题,使得崇高精神不再抽象。
本次宣讲活动最大的特点是用故事代替说教。宣讲团摒弃了空泛的口号式宣传,聚焦历史人物的平凡瞬间和具体选择,让观众从革命先辈的生活细节中感受精神力量。“好的红色故事宣讲应该让听众觉得‘我是故事的一部分’。”江西师范大学红色文化宣讲团指导老师表示,“我们力求把‘两弹一星’精神转化为居民听得懂、能共鸣的‘家常话’。”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更多社区、学校,用更鲜活的红色故事、更细腻的表达,让两弹一星精神跨越时空,激励更多人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