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明添彩,为青春赋能——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深入丰城各乡镇开展暑期文明实践活动

2025-07-12

 

为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2025年暑假,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派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深入丰城各乡镇,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相关活动。

丰城石江乡,同学们聚焦不同群体需求,精准施策,开展了两项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童心向党,红色星火燃希望。面对留守儿童渴盼的眼神,大家精心构筑起浸润心灵的爱国主义课堂。化身“雷锋故事讲解员”,他们以画像为,用细腻生动的语言,勾勒出课本之外雷锋鲜活的成长轨迹。“雷锋说过哪些名言”“我们如何学习雷锋叔叔?”互动问答,孩子们眼中闪耀着对榜样的敬仰与追随。随后,《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在教室中回荡,稚嫩却饱含深情的歌声从生涩到嘹亮整齐,“一刻也不能分割”的赤子情怀,悄然在幼小心田播下爱国与奉献的红色根苗。

 

情景为媒,矛盾化解润无声针对乡村治理痛点,学子们以情景剧为巧思,将抽象政策化作村民身边的鲜活故事。“高价彩礼?幸福保障!”一剧中,村长的调解智慧淋漓呈现——既理性评估双方家庭实情,更引入乡贤温情劝导,终使彩礼回归情感本质;“地头事小?人情可贵!”则生动演绎调解员如何融汇“法理+人情”,协同老支书、农技师等多方力量,将土地纠纷化解于“大家的事大家议”的和谐氛围;“赡养纠纷?亲情无价!”直击亲情痛点,村支书以情为桥、以法为据的调解,让台下村民深切共鸣、顿悟真谛:赡养既是铁律,更是流淌于血脉的温情守护。这种春风化雨的方式,深受村民欢迎,有效传递了“遇事不慌先调解”的文明理念。

 

在同田乡新联村,马院学子携手同田乡文明实践员,精心策划开展了“学‘绘’防溺水 ‘童’心筑防线”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新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家担任安全宣讲员,向学生及村民深入讲解溺水的严重危害、常见诱因、关键预防措施及科学自救互救方法,筑牢思想防线。活动特别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抢答,宣讲员耐心解惑,有效巩固了防溺水“六不准”等核心知识。最具创意的是“学‘绘’防溺水”环节——学子们为孩子们分发精心设计的防溺水主题简笔画。孩子们手握彩笔,涂绘安全标识、危险水域警示和正确救援场景,将抽象的安全知识化为直观记忆,让“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的理念随色彩深深铭刻心间。

 

在丰城湖塘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实地调研期间,通过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与实地考察,同学们对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形成了更为立体、深入的认识。该实践站设置了志愿服务、环保、水利、党建等多个功能区,覆盖民生各领域。同学们了解到,站内常态化组织各类活动,旨在宣传党的政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育践行主流价值观,真正实现了理论宣讲与群众需求的有机融合,达成思想引领与惠民服务的统一。这种寓教于行的工作模式,既彰显了理论传播的政治高度,又增强了实践活动的感染力。“以服务促宣传”的工作思路,有力提升了基层理论宣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同学们将思政课堂延伸至广阔田野,以青春智慧点燃理论星火,以躬身实践情系乡土,不仅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蓬勃朝气,更用行动有力证明青春价值。学生们纷纷表示,未来定将以更主动的姿态扎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沃土良田。不仅要成为文明理念的传播者,更成为实践方式的探索者——在社区服务中融入专业所学,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在文化传承中注入年轻视角,为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碰撞出新火花;在志愿服务中打破形式壁垒,使文明实践以更鲜活、更贴近群众的方式,从“活动”变为“日常”,从“参与”迈向“共创”。让文明的种子在更多角落萌发生机、生根发芽,让实践的价值光芒在服务与成长中双向绽放,真正成为新时代文明风尚的生力军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