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 多位院级党委书记同上一门思政课

2025-04-03

 

多名院级党委书记走进教室,给我们大学生讲思政课,感到很幸运,学习效果超出了预期。”“每位书记结合自身学院专业背景,从不同视角展开教学。”这是试验班同学们的共同心声。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我校为进一步锻造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深入实施“三级书记”讲思政课,集中优质师资,组织多位院级党委书记走进教室同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可以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金课”。

为高起点推进10位院级党委书记同上一门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创新工作,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利生亲自参加集体备课会,要求院级党委书记认真备课,精心授课,带头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

课堂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肖华平率先走进课堂,“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讲解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特征与重大意义。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郭亮亮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党委书记刘锋、党委(校长)办公室主任周建国、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毛明斌、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许婕、招标采购中心主任秦明鹏、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党委书记谢兆元、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肖子良等围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全面从严治党等专题进行深入讲解,形成有针对性的系统化教学链条。

院级党委书记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能为学生提供更具深度的价值引领,增强思政课的权威性和感染力。党委书记结合自身政治素养和管理经验,以鲜活案例阐释党的理论、政策与实践,能有效弥合“教材语言”与“学生需求”之间的鸿沟积极探索把学生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学生的满意清单同学们纷纷表示,“党委书记的课程既有高度又接地气,让我们对政策逻辑有了更深理解”“他们能够及时回应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课堂互动,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

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尤琳认为,多个二级学院党委书记联合授课、同讲关键课题,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推动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合力;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接触不同领域党委书记的思维方式,拓宽了认知维度,提高了政治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

据了解,实施院级党委书记讲思政课试点工作,体现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理念,凸显学校党委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旨在通过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