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应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12月9日—11日,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学明教授莅临学院指导交流。12月9日,陈学明教授做客“厚德笃行”名家讲堂第四十二讲,此次讲座陈教授为我们带来题为“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把握的几个前提性问题”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尤琳院长主持。讲座中,陈学明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积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正确把握的若干前提性问题。他指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延伸,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延伸,因此,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尤其是必须正确地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正是这些问题构成了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前提,成了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提性问题。陈教授首先分析了马克思本人思想发展有着三次重大转折,指出了马克思一生的贡献主要是两个“伟大的发现”,正是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同时强调两个发现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作用。陈教授指出,我们今天需要坚守的“正”和“脉”是马克思完成第三次转折后的思想,我们今天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在马克思完成第三次转折后的思想的基点上展开。接着,陈教授分析了马克思特别是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主要存在着三大思潮,指出对于这三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流派持科学的态度,是我们今天马克思主义研究获得成效的一个先决条件。最后,陈教授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所作出的三种解释路向,指出以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为核心的解释路向,是当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应当继续光大和推进的解释路向。
在讲座的尾声,尤琳院长向陈学明教授的精彩报告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分享了她对讲座内容的深刻感受。她表示,陈教授的讲座让她感到满满的感动和收获,他的选题紧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核心问题,强调了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性,体现了陈教授对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才培养的关心关爱。尤琳院长强调,陈教授的讲解系统、思想丰富、博大精深,不仅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提性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热情,让在场的师生受益匪浅。
12月10日,陈学明教授在2317会议室作学科指导,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利生出席学科建设指导会,学院领导班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二级学科负责人、学院创新团队学科骨干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肖华平主持,执行院长尤琳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汇报。陈学明教授在听取了学科建设汇报后,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班子是充满朝气与干劲的,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及为目标而不懈奋斗的意志品格。从目前学科建设的成绩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有条件、有可能进入更高层次,现有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学科方向比较明确,为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陈学明教授强调,在认识和明确学院使命与现状的基础上,需要全体教职工形成统一的思想,共同为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陈学明教授也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他指出,学院要聚焦学科特色,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实现在重大项目、重大成果等高水平成果产出,提高整体科研水平。应当大力培养和支持有潜力的学者,为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学科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12月11日上午,陈学明教授在学院2317会议室作题为《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个人的素质和底气》的学术报告。此次讲座由我院执行院长尤琳和院长吴怀友共同主持。陈学明教授首先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哪些因素构成了同学们的内在的素质和核心竞争力?陈教授指出,一个人的素质、竞争力和底气,并非天生具备,而是在不断的实践和学习中逐渐形成的。而对于在校学生而言,由于实践活动有限,学习成为了培育自身素质和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将高校学生毕业后个人核心竞争力要素归结为四个方面: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科学的方法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围绕这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如何为它们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陈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为我们提供了最丰富的理论资源。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素质和底气,从而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更加从容不迫、坚定自信。陈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现实生活。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在场的师生们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随着“厚德笃行”名家讲堂第四十三讲的圆满落幕,吴怀友院长表示衷心感谢。他高度评价道,陈教授的讲座内容深刻且丰富,不仅让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见解独到,让大家看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个人成长的紧密联系。吴院长鼓励在座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关键要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切实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价值观、生活观和恋爱观等方面,才能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最终实现由知识到信仰的深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