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深同学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于5月9日19:00在惟义楼6105教室成功举行2024年第2期(总第72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论坛。论坛邀请林远洲老师主讲,学院60余位学生参加,围绕《史观、史法、史料——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这一主题进行学习,在热烈的氛围中,林远洲老师就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并与参加论坛的同学们进行交流和探讨。
林老师从“史观、史法、史料”三个维度出发,对如何改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提出了指导性建议。首先,他阐明了史观、史法、史料三者的关系。史观、史法、史料是历史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史观是指历史书写秉持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研究的旨归和最高目标;史法是指历史书写运用的方法,是连接史料与史观的中介与主要环节;史料是历史书写的基本素材,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和根本。
接着林远洲老师分别对史观、史料、史法进行具体的解读。他指出“纲要”课应秉持唯物史观,并对中国共产党如何将现代化观概念纳入唯物史观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讲清楚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就是中国人民追求现代化的历程;第二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第三在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可以从现代化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关于史法,林老师指出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要概念与理论生成的方法论融入课堂教学可以增强传道授业解惑的效果。在授课过程中,要将叙述方法转化为研究方法,讲清楚概念与理论的生成过程及其蕴含的方法论,帮助学生较好地实现“知其事、究其法、信其道。”关于史料,林老师指出要将党的二十大资料与关联资料融入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感触历史中激发学习兴趣。
最后,林远洲老师就教学思考进行分享。他谈到将党的二十大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时纲要》课程是一件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融入过程中,需要注意适时融入课程体系,把握好融入的时机和方式,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真正发挥该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本次论坛还设置了师生互动环节,让同学们有机会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3级学科思政付晨娜同学就“在思政课教学上如何运用史料将课堂讲得更加生动有趣”这一问题向老师请教。林远洲老师从两个方面给出建议:第一,要确保史料的来源是官方具有权威性的;第二,可以以史料为依托,结合课堂具体情况,将史料作为案例分析、课堂探讨或者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实践调查活动等。
23级学科思政吴国源同学就“如何更好地梳理和解读在学习中阅读的红色资源相关文献”这一问题向老师请教。林老师指出要注重解读过程的过程,自己边阅读边进行归纳分享总结,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辅助梳理,便于更好自身解读相关知识点和史料,同时多向身边的老师进行请教与指导。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这次论坛,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史观、史料、史法的内涵,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重要意义。他们表示会将把论坛上学到的知识和思考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