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于3月9日上午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积极组织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系部主任、党支部书记和青年教师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畅谈感想与学习体会。
院长韩桥生: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思政课要有灵魂,讲好思政课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紧跟时代内容,要善用、活用“大思政课”,把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院党委书记王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要贯彻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思政课课堂主阵地作用,发挥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作用,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与协同效应,创新思政课形式,奏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响乐章。
副院长韩玲: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提出“六个要”要求,这是总书记对于我们思政课程教学的一贯要求,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出,足以说明“六个要”要求的重要性。广大思政课教师要从政治素养、家国情怀、理论思维、学术视野、人格修养等方面对照总书记的要求,做到“六个要”,以践行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使命。
副院长尤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新时代思政课,应当以坚守思政课的价值立场为引领,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应当以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为方向,优化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的教学特色,立足于江西红色资源丰富的地域优势,注重把红色资源开发教育贯穿到思政课全过程,借力红色基因传承激活高校思政课堂。
院务委员、思想政治教育系教师党支部书记彭坚:习总书记的讲话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指导。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升课程教学实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利用各种条件,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身边的社会现实结合,让学生在社会中接受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主任赖亦明:“讲好思政课不容易。”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反映了广大思政课教师的心声。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思政课,采取的政策举措切实有力。我们思政课教师要迎难而上、化难为易,努力把课讲深、讲透、讲活,做一个“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部主任李正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议上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方向。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用好鲜活的教育素材。当前,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篇章,正是鲜活的思政课素材。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着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贡献。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部主任邓文平: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21年3月6日,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看望全国政协医药卫生教育界委员时,再一次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如何讲好思政课、提高立德树人效果作了重要讲话,为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面对新形势,我们思政课教师应切实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结合建党百年辉煌成就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典型案例,帮助学生学懂弄通悟透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创思政课教学新局面。
思政课教师左功叶: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当前,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较快,作为思政课教师,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要把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作为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遵循和指南。
思政课教师王江伟: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要求,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以此为标准,对标对表,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专研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