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首届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申报的通知

2018-06-27

 

【文号:教务字[2018]068号】 【时间:2018年6月26日】

各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探索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鼓励与支持教师利用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创新教育教学方式,通过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团队协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开展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申报工作,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及要求

1.面向学校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重点支持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

2. 课程负责人必须为我校在职教师,有三年以上本科教学经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良。能充分利用在线开放课程的优势,结合课程特点进行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前期学校自建且已上线的在线开放课程,应优先在校内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教师也可引进已与我校签订合作协议的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的课程(见附件1),加载于相应的SPOC平台上,为本校学生开展混合式教学。

二、工作任务

1.教师应对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重新进行教学设计,科学规划课程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详细制定每周教学计划并在“教务在线”公布。

2.实行混合式教学的公共课,学生在线学习、翻转课堂教学、传统课堂教学应各占三分之一学时;实行混合式教学的专业课,传统课堂教学不低于二分之一学时、学生在线学习不超过三分之一学时。

3.线上学习环节,教师应及时更新课程资源、积极组织线上讨论、充分开展在线答疑、切实加强学习监控;翻转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由知识传授者向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着力于重难点的突破和知识的综合运用,深入开展教学互动、交流讨论。

4.通过立项的课程,应在2018-2019学年开展校内混合式教学。

5.课程开展一学期混合式教学后,需认真总结教学改革经验,召开经验交流会,提交3000字左右教学改革总结报告。

三、保障举措

1.获准立项的课程,学校给予每门10000元立项建设经费支持。经费分两次拨付,前期拨付5000元,顺利通过中期考核、完整开设一轮并如期结项后再拨付5000元。

2.实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课程,按课型系数1.5核算工作量。

四、监控与考评

1.周教学计划是学校对混合式教学课程进行监控、考评的主要依据,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教学管理部门、开课学院、督导专家、学生根据周教学计划对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监督和评价。

2.大力加强对混合式教学课程的督导、评价,实行教学督导全覆盖,督导时间尽量靠前,重点督导翻转课堂教学环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对在线学习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统计分析,及时通报学习情况。高度重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将督导评价、中心评价和学生评价三部分形成中期评价结果。

3.强化混合式教学中期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不合格的,应立即终止混合式教学改革,回归正常教学模式,不按1.5课型系数核算工作量。任课教师应认真总结、深刻反思、积极整改,争取在下一轮延续该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

五、工作流程

1. 课程负责人向学院提交《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申报书》(附件2)。

2. 学院审核申报书并签字盖章,推荐符合要求的课程并予以排序,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申报书》一式5份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3)1份报送至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先骕楼5218室,联系电话:88120267)。

3.申报截止时间:2018年7月5日。

4.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在网上公示评审结果。

 

附件:

1.中国大学慕课免费课程一览表

2.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申报书

3.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申报汇总表

 教务处

2018年6月25日

教务字[2018]068号附件汇总.rar